自從我第一次穿到BOOST系列跑鞋時,我就愛上了他的腳感
喜歡BOOST系統的人應該都對同一雙鞋有憧憬
Ultra Boost !!
它代表的不只是一雙好穿、很潮的鞋子
代表的是一個球鞋文化的集體記憶,是一個里程碑
相較於BOOST的鼻祖ENERGY BOOST,Ultra Boost獲得了更多關注
多數人不見得會想買一雙ENERGY BOOST
但是有機會用相對便宜的價格入手的話,你一定會想來一雙Ultra Boost
我就是在這樣巧妙的緣分下買到了這雙Ultra Boost Uncaged
原價6折再8折,入手價29XX元
在台中買到的當下很高興,想了想
決定直接到附近的景點幫它拍開箱
個人覺得Uncaged跟一般Ultra Boost比較不同的地方在於包覆感
最直觀的是腳踝包覆
全鞋面針織襪套,一路包覆到腳踝
沒有之前買過的NIKE Flyknit free 5.0那麼的緊,緊到腳踝不舒服
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包覆感,既不會磨腳又舒服
這一點愛迪達做得很好
另一雙crazy explosive 2017籃球鞋在腳踝包覆感做的一樣好
側邊的鞋帶孔設計也用熱壓加固的方式取代UB的愛迪達LOGO膠片
相對更輕量、更現代感
取而代之的就是包覆性沒有傳統膠片的好
我覺得Ultra Boost Uncaged真的完全不適合拿來運動或慢跑
在跑動急停時沒有完全的固定住腳
腳掌是稍為會有滑動的
當然,較薄的編織鞋身也是造成滑動的原因之一
不過一體有兩面,有弊就有利
薄透的編織鞋面真的非常非常透氣,天氣熱的時候穿起來非常舒服
從照片中就能直接看到襪子
穿起來的感覺真的就像是穿了兩雙襪子,很奇妙
鞋底的BOOST面積為100%,厚度非常厚
穿來的腳感真的是非常軟彈,視覺效過看起來也非常舒服
買東西有時講求的是一個情緒
看到這種豪氣的商品,讓人買了之後心情很好
鞋墊的部分依舊維持著愛迪達省錢的概念
沒有看到ortholite鞋墊,所以我就自己換鞋墊
換完之後更合腳,更好穿
拿起鞋墊之後會直接看到BOOST
看起來跟部分的adidas NMD系列很像
我最近買的Pharrell Williams x Adidas NMD Hu也是沒有鞋墊,直接踩在BOOST上
鞋底有一塊隱藏的TORSION SYSTEM
提供了前後腳掌緊密的連結,降低足弓的負擔
這種直連到足跟的設計則可以增加穩定性
鞋頭的continental字樣代表鞋底用了馬牌輪胎底
有部分的鞋友認為馬牌底在抓地力上提供的助益比較大
耐用度上則沒有幫助
但我覺得它在抓地力與耐用度上都有幫鞋子加一點分數
這是每個人實穿後心得的差異
我相信,只要你穿了夠多雙愛迪達的鞋子
並且稍微留意一下馬牌和一般膠底的磨損差異,應該都會感覺的到差異
很多人在論壇上只會嘴
我懷疑有些人根本連試穿都沒穿過就來抬槓,也算是種本事
抓地力除了材質的影響之外,更重要的是鞋底紋路
這種圓形無刻痕的鞋底本身就沒有那麼止滑
無論你用什麼牌子的材質來做,在物理上就是沒有傳統跑鞋紋路的止滑
更別說籃球鞋或是登山靴的鞋底紋路了
馬牌鞋底是有一點加分,但也沒有非常神奇
在這個過度宣傳的年代裡,廠商說出口的話都不能盡信
很多東西需要經過時間的應證才知道
簡單的做個結論
Ultra Boost Uncaged跟Ultra Boost一樣
都是適合穿著逛街,甚至試穿著自助旅行的好幫手
走起路來真的比較省力,加上透氣性強
讓你即使走一整天也舒服
穿搭的彈性也非常大,屬於擺著好看、穿起來也好看的類型
(很多球鞋都是擺著帥,穿著怪)
之後如果還有緣分能夠入手一雙一般版本的UB,我也會買
最後就用實際穿搭來告訴大家,這真的是雙好鞋
如果想追蹤我的文章,你還有其他平台可選擇
給習慣用IG的你
https://www.instagram.com/july7th38/
給習慣看FB粉絲專頁的你
https://www.facebook.com/imsean7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