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又變冷了
應景的寫了篇當歸土虱&藥膳排骨文當台灣區代表
今天就來寫一篇香港的應景暖暖文
玉葉甜品
打從出發前做功課時我就被這種舊舊老老的外觀給吸引
玉葉甜品完全符合了我個人對老香港的投影
綠色的大排檔與簡單的桌椅就坐落在街角
(大排檔都是綠色的,我有查證過起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裡)
平實的售價,手寫的餐牌
(香港人口中的餐牌就是我們的菜單)
這是給光觀客,用手指點餐用的
加上不會講普通話的老闆娘
100%香港味
一開始我還被大嗓門的老闆娘給嚇到
因為他一直大聲的用粵語對我劈哩啪啦的說
手則是用力的揮阿揮
我根據我僅有的聽力來猜測
他應該是叫我們先就坐再點餐
坐好之後他便過來擦擦桌子
還提醒我們桌子上有凸起的角落,我們帶小孩要小心
其實他真的只是講話比較大聲
人蠻親切的呢
食物很快就上桌了
先來個糖不甩
糖為什麼可以那麼跩?!
連甩都不甩
因為..
他是糯米做的
一黏上就甩不掉了
再加點薑糖水與椰子粉
源自福州的港式甜點就跟大家say hello了
吃起來就像是甜湯圓
只是多了點薑跟椰子的味道
蠻奇妙的口感
接著來喝紅豆沙
就我做功課時的印象
玉葉的招牌甜點是芝麻糊與紅豆沙
於是當天便點了紅豆沙
紅豆沙上桌時非常燙口
冬天最棒的莫過於此
熱湯不論甜鹹
寧可一口一口慢慢吹
也不要一端上桌就是溫涼的適飲溫度
感覺非常不對
不過香港的豆沙喝起來跟台灣的不同
豆沙裡頭還是保有一點點的豆皮(大片)跟碎豆粒
不是大西洋冰城那種看不到豆粒的豆沙
味道上沒有台灣甜
而且還多了點薑糖味
(經網友指正,那應該是陳皮的味道,裡頭是沒有薑的)
這碗紅豆沙玩完全全的中我
套句澳地區的說法
"是我的杯茶"
(譯:是我的菜)
兩樣總共$18
跟台灣的甜點一樣便宜
這在觀光客會出沒的九龍&香港地區可是相對的便宜呢
當天坐在路邊吃甜品的感覺就像自己真的是香港的一份子
鄰桌坐的都是剛下班的上班族
人人一碗麵
吃完了再點個甜食
為忙碌的一天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說到了麵
順便講一下餐牌上的餐點在台灣各是什麼東西
(這是我做功課期間蒐集的資訊,如果有哪裡寫錯請告訴我,我立刻更正,謝謝)
菜薳指的就是菜的嫩莖
豬手指的是台灣的豬腳
如果是"淨"豬手
則指的是端上來只有豬腳跟湯
不會有麵在裡頭
粉麵可以是麵類的通稱
也可以分開來說是兩種東西
比較粗的是粉
比較細的是麵
在台灣稱寬麵,細麵
通粉指的是通心麵
牛肉河粉直接叫牛河
這裡補充網友提供的解答,謝謝CC的說明
廣東人的叫法,米做的叫粉,譬如米粉(幼的)、河粉(廣州沙河鎮出產的粗米粉)、瀨粉(粗的);麥做的叫麵,譬如雲吞麵的蛋麵(幼的)、油麵(粗的),跟粗幼形狀無關。唯一的例外是外國來的pasta,spaghetti叫意粉(意大利粉)、macaroni叫通粉(通心粉),可是Lasagne叫千層麵
撈丁或炒丁則是香港獨有的特色
指的是用"出前一丁"這個日本牌子的麵所做出來的撈麵或炒麵
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蘭芳園
撈丁讓我想到維力炸醬麵的乾麵
而炒丁在台灣就像是炒泡麵一般的地位吧
堂食意思就是內用
好了
大概就先說到這邊
大家如果到玉葉吃甜品之後還可以去對面的老玩具攤看看
這裡販售的也大多是些古早味玩具
價格都不貴
多走兩步
我們就來到公利真料蔗水
我們到的時候小老闆很認真的在看電視
公利主打商品就是竹蔗相關商品
價格也是不高
我當天在竹蔗汁跟竹蔗水之間猶豫了一下
竹蔗汁有點像台灣的燒甘蔗
先將竹蔗加熱後榨汁
竹蔗水則是將竹蔗加水熬煮而成
我最後選擇了竹蔗汁
光聞就聞的道甘蔗味
喝起來沒有預期中的甜
溫度也不高
很順口
相當的讚
公利另外幾樣招牌商品就是龜苓膏跟竹蔗凍
不過我當天沒有想吃這兩樣東西的念頭
或許下次吧
在這裡推薦兩家香港老牌店家
如果有經過這一區
非常建議大家前往
一起感受老香港的氣氛
玉葉甜品 地址:
香港中環伊利近街2 號
營業時間:
中午 12 點半至凌晨 12 點半(幾乎只休過年)
公利真料蔗汁水 地址:
香港中環荷里活道60號
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日 11:00 - 23:0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