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小屌儒的網誌裡看到這個攤子
聽到他對這臭豆腐讚不絕口
我便把他放入口帶名單
只不過自己好久沒過去旗津
自然也無緣一嘗
終於在某個非假日偷閒的午後
我閒晃到旗津
這家放在口袋裡許久的店才有機會出來透氣
來到這裡約是下午三點半
聽說營業時間從下午四點開始
但是來晚了會大排長龍
所以我便提早來等
也因此能好整以暇的拍照
大塊豆腐先下去酥炸
接著撈起
將其切成4小塊
(因為切的人手腳太快,害我來不及拍到!)
再放回鍋裡炸
起鍋之後就是香噴噴(?!)的臭豆腐了
配上大量的泡菜
讚!
光看這樣不過癮嗎?
我們請導播給特寫
邊吃臭豆腐邊喝旗津另一名產
感覺還不錯
不過當我看到坐在我對面的老夫妻拿出冰涼的啤酒來喝時
我真得覺得自己好弱
配冰啤酒才是王道!
果然薑是老的辣
佩服佩服
說了這麼多卻沒寫出臭豆腐到底好不好吃?
好吃!
但我寫食記盡可能不用這兩個籠統的字
我一定會寫出原因
臭豆腐的口感可以用簡單的三個字形容
香 酥 脆
個人認為他好吃的祕密在於回鍋炸的動作
原先就受熱的外皮,切開之後才受熱的豆腐內層會因為這個步驟而產生兩種酥脆的程度
而好吃的食物通常有一個共通性
"吃起來有層次!"
有些是利用食材造成前中後段的口感變化
這臭豆腐則是利用時間差
很屌
真得很屌
泡菜吃起來夠脆
不過不會酸也不會辣
建議加辣椒一起吃
真的是絕配
這家真的是我吃過的"南部臭豆腐"裡的冠軍
中部仍舊是林記臭豆腐
我跟同事們討論出來的結果是
中北部與南部的差別主要在於豆腐的大小
中北部流行大塊的臭豆腐
泡菜會塞在豆腐中間的破洞裡一起吃
(小塊的我們稱為炸豆腐)
南部的臭豆腐則大多為小塊
泡菜搭配在旁邊
旗津這家的大小其實已經算大的
再說說處理方式的差異
中部跟南部臭豆腐的基本要求就是"酥"
炸起來不酥的臭豆腐絕對會倒店
但我之前在台北吃過的臭豆腐們(不只一家,還需要排隊的)卻都不酥
比較像是熱油泡過豆腐=>端上桌
大家卻吃的津津有味
這絕對是地域性口味上的嚴重差異
以上臭豆腐心得跟大家分享
喜歡吃臭豆腐的朋友下次吃臭豆腐時不妨留意一下SEAN說的是不是真的
地址:
高雄市鼓山區鼓波街27之7號
停車難度:
高
建議騎機車或是非假日早點去
營業時間:
16:00-23:00
(其實根本不到10點就賣完了)
每月第二跟第四個禮拜二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