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051006.jpg  

 寫Kyrie 2鞋評時我就有抱怨過,然而看到國外網址先看到Kyrie 3的照片與細節描述之後

第一個感覺是KI 1代鞋身+KI 2代鞋底

同期推出的LBJ ambassador 9前後腳掌zoom加全鞋帶孔飛線

(價格軟嫩,目前3780,之後會更低)

更早一點的Kobe venomenon 5就更是不用說了

我覺得這是明星球員市售鞋的標準配備,只有更高沒有更低

得過總冠軍的現役NBA運球之神Kyrie Irving應該有更好的待遇才對

(喔,對了 他的二代PE是前後腳掌的ZOOM AIR,只是市售版本沒有,大家可以回去看他在奧運有一球跌倒前把球傳給KD的ally-oop PLAY,你可以透過冰底看到前腳掌大面積的ZOOM AIR,這一點在國外的鞋評網站裡也聊過)

所以我想說的精確內容是:NIKE應該給Kyrie Irving球迷們更好的待遇

粉絲也不是傻子,看到明星球員的LOGO就掏錢了吧?!

(美國售價跟二代一樣維持USD120,台灣則是漲了200元來到4000)

4000元的預算應該可以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鞋子 

所以我決定用行動來抗議Nike這種賣明星光環卻不給相襯規格配置的做法 

當下決定把配額留給Lillard 2 

前兩天在國外知名鞋評網站WearTesters裡也看到了相關文章認同我的觀點

我也認為這雙鞋即便是訂價過高他還是會熱賣

因為以它的配置應該不會難穿,卻也不會厲害到哪裡去

實際看到鞋子的感覺依舊沒有改變

KI 3的前腳楦頭離地角度是三代裡最高的

這個讓重心前傾又比較薄的鞋底讓反應性提升,犧牲掉的就是避震

寬度剛好的鞋底紋理可以提供不錯的抓地力

只是3代腳掌兩側彩色區塊在用料上很像不是XDR,在磨損的部分需要小心觀察

後腳掌的ZOOM AIR比先前兩代大了些,應該會比KI 2好穿

(這是我試穿,認真的觀察、按壓實鞋所能得到全部的情報)

最後,鞋舌打上KI的LOGO就是狂,就是炫

最新的廣告影片也真的有他的個人風格

所以KI 3的黃金尺碼在第一天就幾乎都被掃了 

我們平凡人很容易對於這種超人類有一種偶像投射的心態

但是我個人是真的無法做出腦粉的事情

即便知道寫KI 3評測會很有流量,我依舊買不下手

(我寫KI 1的流量是24K,KI 2更是來到嚇到我的67K,若是寫KI 3應該可以來到兩者總和的流量吧)

我相信NIKE沒差我一個買家,只是對於我熱愛的球鞋

某一些堅持與想法還是要有,我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我的不滿

這是身為BALLER與BLOGGER的一個堅持

不是每個部落客都只是報喜不報憂,一昧說好話的啦

 

順便一提,weartesters這個網站很棒

裏頭關於球鞋的訊息通常是最新的,鞋評也很客觀

即便你英文不好也可以為了你愛的球鞋來慢慢學習球鞋相關英語

如果你真心喜歡一件事情,你不會覺得那有多難、有多苦

 

 

 

嗯..抱怨一下沒有誠意的NIKE之後覺得爽了

該來看Adidas Lillard 2 Rip city Primeknit版的開箱、評測

 

簡單開箱一下,裏頭有張REP HARD的小卡

PB050992.jpg  

 

 

鞋盒的設計是跟鞋子紋路呼應的

而且在愛迪達將3D列印鞋引進台灣零售前,我決定自製3D鞋

各位觀眾,3個D啦~

(請自行想像賭神配樂)

PB051009.jpg  

 

 


這個配色跟第一雙Lillard 2一樣叫Rip city

PB050980.jpg  

差別在於Primeknit/Engineered Mesh鞋面與馬牌輪胎鞋底/原生橡膠底

Rip city則是波特蘭拓荒者球迷對自己球隊的暱稱

(跟勇士的Dub nation一樣)






接著邊看評分邊聊我對這雙鞋的感覺

評分從1-10, 10分是最高分


緩衝力與抓地力:8

先聊抓地力(traction)的部分

從上面的鞋底文字設計可以看到他的紋路比較細密、窄 

基本上是想停就能馬上停下來 

鞋子不會有那種咬不住地面,稍微滑動的感覺

不過是場地真的太髒就無解了

為了這雙鞋的測試,我還特地去室內球場打

不過可能是我習慣戶外球場的感覺

總覺得他在戶外表現得比室內好

 

 

  

左腳OAK 右腳LAND 代表他的故鄉 Oakland  

PB051012.jpg  

  

PB051029.jpg

 

 

 後方的抓地主要來自於左右兩側,下圖中間那個看起來像是鑽石的地方我覺得沒有太大用處

因為它到我發文這天為止幾乎沒有磨損痕跡,不確定是鞋底太耐磨或是他稍微內縮的設計造成這個區塊不會常常摩擦到

(最後面的小字Suga gee則是紀念他的母親)

PB051015.jpg

 

 

中間的Brookfield則是他長大的街區Brookfield Village

據官方說法是:中底內建抗扭轉的Torsion System

PB051013.jpg

許多NBA球員在推出專屬鞋款後都會在鞋子設計裡加入故鄉與家人的名字

對於Lillard這種來自默默無名的小學校,經過不斷努力而成為明星球員來說

這些東西更顯得珍貴,人不能因為成名而忘記初衷,很棒

 

 

當你急停時,Lillard 2咬的住地面,卻沒有啾的一聲

不確定跟non-marking材質鞋底有沒有關係

但是少那一聲就像投籃沒有網子,連投5個空心也無法覺得爽

打籃球有三種聲音很重要:

運球時會出現的回彈聲,沉沉的蹦蹦聲,遠遠的聽到就會讓人手癢癢

急停或是變向跑動時球鞋與地板摩擦所發出的尖銳聲響..啾 一聲

投了三部不沾的空心球會出現籃網與球摩擦的經典聲音..喳,聽完通體舒暢

三者合而為一就是一個運球,急停跳投,對手來不及攔阻,空心入網的畫面..完美!

 


避震與緩衝性就我的穿鞋經驗看來算是中上

bounce穿起來有點像是比較韌、厚的UA micro-G

不算很厲害,但是能夠清楚感覺的到緩衝性,感覺扎實

大概打個兩三次馴開(break in)之後就感覺的到它的價值,是個物美價廉的好東西

不過我目前最喜歡的緩衝系統還是 boost跟大面積zoom air




耐磨程度(durability): 8

PB050993.jpg  

Lillard 2多數版本都不是馬牌鞋底

這也是我為何特地挑選這個版本的Rip City才買

針織加馬牌鞋底算是A牌現有配置裡相對高階的配置了

目前為止的耐磨程度都讓人滿意

加上我先前穿過馬牌底跑鞋的心得,這雙鞋耐久度應該是OK

有部分的鞋友認為馬牌底在抓地力上提供的助益比較大

但我覺得它在抓地力與耐用度上都有幫鞋子加分

球鞋的耐磨程度跟四個條件有關:打法、鞋底結構、體重和場地

其中場地是相當重要的差異

誠心建議在意磨損的球友們找個不是水泥的場地

水泥地真的傷鞋、傷球,不小心滑倒的擦傷也比較慘

至於擦拭鞋底與否就看每個人的習慣,有擦當然是會比較抓

不管是練球時的努力或是養護球鞋的努力都不是白費的




穩定性與腳感:8.5

對於後衛鞋來說,腳感與靈敏度(court feel)很重要

靈敏與否首先取決於鞋子本身重量

lillard 2 的重量我沒有量就拿去穿了

不過根據其他人量測的數字來看,大概就410克左右

相較於它的外觀,穿起來比他看起來還重

打完腳跟有點痠,不至於到痛,但是會明顯覺得疲憊型的痠

我覺得詭異但是不介意

DSCF4014.jpg  



再來是重心前傾設計與否,前後高低差設計會讓切入時感受不同

我覺得它比一般後衛鞋款的重心來的高一點,中底厚了一點

PB051010.jpg  

 

這兩點讓切入時的第一步沒有什麼助力

即便你感覺的到鞋子有刻意讓重心前傾的設計,切入的腳感(court feel)依舊是不明快

你本身實力到哪裡切下去就是哪裡,沒有加分效果

(先前測試的Rose 5在切入的第一步腳感就比較好切,Kyrie 1 也是)

側向移動的反應性與抓地力都不賴,側邊也有outrigger

壓肩硬切時很穩,不會滑動
PB050986.jpg





包覆、內襯舒適性與尺寸挑選:9.5

TechFit 襪套內襯極度舒服,腳踝的包覆性不錯

這是我近年來穿過內襯最舒服的一雙鞋,沒有之一

(包含休閒鞋,跑鞋來比)

PB051007.jpg  

 

 

後跟上面設計那個紅色拉環讓你在穿鞋時方便很多

我覺得籃球鞋都應該設計這個好東西,穿鞋方便很多

 

下方看到的黑白相間膠片也是有功能的,他能夠提供腳踝更好的穩定性

PB050995.jpg  

 

第一個鞋帶孔裏頭做的是類似NIKE flywire設計

是連動型的包覆設計,不過在國內外的心得裡都有看到拉太緊結果斷掉的慘劇

所以我不大敢用力給他催下去

PB050985.jpg  

 

 

2-4孔加裝了一個膠片讓他的包覆感變得更好

我覺得這是個細微卻巧妙的好設計

PB051032.jpg

 

 

最上面一孔做金屬孔,沒有太多實質用處..但是帥!

帥 是可以當飯吃的

PB051031.jpg  

 


試穿時覺得走路很合走,鞋子跟腳感很好

即使沒有把鞋帶繫緊也不會有腳離地鞋子慢半拍的感覺

所以放心的拿了平常穿的尺寸 US10,這也導致了後來的一些困擾

我覺得lillard 2板型有點像KD 6,版型較多數球鞋來的長,相對挑腳

只是KD6是從頭窄到尾,lillard 2 則是後跟異常窄

PB051021.jpg  

 

 

看一下他的鞋墊跟一般鞋墊的比較就懂

DSCF4494.jpg  

 

再者

Lillard 2稍微操過之後會板子會明顯變鬆,我認為應該是襪套設計所造成貼合的實穿感覺所造成的誤判

像我平常是穿US10之間US9.5

試穿的時候覺得9.5似乎太剛好,選了US10,實戰兩場期間都覺得鞋子裡頭變鬆了

不管我如何的拉緊鞋帶都無法改善那個鞋子已經咬住地面,腳卻在鞋子裡那細微的空間裡滑動的恐怖感受
(很容易扭傷腳)

這個失誤應該是我第一次穿襪套式籃球鞋的誤判,所以我想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大家在現場試穿時一定要注意這個細節

除非你的腳掌很寬或是很有肉,否則我建議你挑選小半號的尺寸

當下穿起來很合,打完幾次就會剛好

否則就會跟我一樣,穿兩雙襪子解決不了,只能多放一層鞋墊來解決

問題是解決了沒錯,他不滑動了

但是這個動作直接影響到腳感,讓本來就不算好切的腳感在切入時變得更鈍一些

強烈建議大家穿比較剛好,不留空間的尺寸

就這雙鞋的實穿感受,那個半號差是有感,且無法用繫緊鞋帶來補足的





透氣性:8

以籃球鞋來說,這雙鞋的前端透氣相當好

PB050981.jpg

 

 

來個大特寫,黑色區塊就是最透氣的部分

PB051025.jpg

 

 

兩側的透氣性倒是沒有看起來那麼好

即便是感覺透氣性較好的黑色區塊也沒有比較厲害

推測應該是襪套式內襯造成的影響

PB050999.jpg

 

PB051022.jpg

  

能夠有那麼好的透氣性,原因出在Primeknit針織鞋面(以下簡稱PK)

相較於Lillard 2猴年或是先前其他的傳統鞋面來說,針織版本真的透氣

先不論品牌或是其專利名稱,針織鞋面幾乎就是透氣的代名詞

有些人對於籃球鞋用針織鞋面有點疑慮,怕他的防護性不夠

這是個合理的懷疑,不過就我個人穿著期間被踩到三次的心得

腳完全不痛,可是心在淌血

被踩到的當下心裡就是先罵一聲"乾!!!"

 

第二次的時候也一樣,可是這次比較理智,有感覺到鞋面的厚度似乎沒有很薄

被踩到的時候感覺有一片東西在腳背上

所以我推測他的PK厚度似乎跟跑鞋的不同,才沒有因透氣性而犧牲掉表層的保護性

(沒機會長時間穿愛迪達的PK版本跑鞋所以不敢100%確定)



PS:我沒有打算被踩第四次,之後穿這雙鞋打球會盡量不去籃下鬼混

PB051019.jpg  

 




外型: 9

帥氣,帥氣,非常帥氣

因為真的覺得帥所以要說三次

白色針織鞋面讓他看起來不像球鞋,桶身高度也恰到好處,像是雙短靴

可是他超級容易髒,不好保養

白色球鞋真的超帥,但是真的難顧啊

 

 

 

寫了好久終於寫到結論(呼~揮汗)

如果你的進攻有很大的比重是用急停跳投,這雙很適合

接球立刻停妥,跳投後落地的踏感非常踏實

喜歡背框單打的人也可以考慮,踩起來蠻穩的

若你是純切入派的話...

我建議找貼地感更好,第一步踩下去會覺得有助力的鞋子

尤其是像我這種年級很大,爆發力卻很小的人更需要好球鞋的幫忙



同期同價格區間會被拿來比較的應該是Kyrie Irving的Nike KI 2代

我覺得喜歡切入的人的確比較適合穿KI2

但它兩邊為了好做spin move所做的弧形設計造成穩定性的不足對於鋒線球員來說就不見得是優點了

(我真心覺得切入派更應該優先考慮Kobe與子系列mentality或是hyperlive)

給我選擇嘛...我
選Lillard 2...因為他比較便宜,穿搭起來也比較帥氣

所以ptt版上很多人說這雙cp值超高,這點我完全認同

以現今的球鞋定價,一雙明星球員代言籃球鞋牌價能夠壓在4k內都算是親切

(即便我不樂於見到訂價過高的狀況,但是現實就是如此)

不過大家細想,許多球星的前三代球鞋都是走親民價格,後來卻大跳躍

所以我們在它目前還便宜的時候就好好享受一下吧

就我目前看到的消息,LILLARD 3代改名為 DAME 3

美國官方售價小漲USD 10來到115

(二代一般版本的定價為USD105 )

我寫文的這一天DAME 3已經在北美上市

關於他的鞋評我也大致上都看完了,多數的評價都是比二代更優

所以大家可以等Lillard 3代上市之後再去評估自己要買哪一代

附帶一個youtube影片連結給大家看一下(點這裡)

這是國外鞋評網站的兩個強者Nightwing2303跟JAHRONMON聯手拍攝的影片

裏頭評比了它們今年穿過的所有鞋子,Lillard 2是他們認為最驚喜的一雙好鞋

 

 

 

最後照慣例來個穿搭照

 

打球穿好看

DSCF4453.jpg

 

 

逛街穿搭也好看

DSCF4503.jpg  



 

arrow
arrow

    im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