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逛街,因為每次逛街回來總是能讓我的文泉湧現(當然也包括荷包大失 ^^")
今天有感而發的時間是發生在小弟在星巴克吃午餐的時候
(是的,由於假日起的晚,吃午餐的時間已經是下午三點,當然只有到新光三越喝咖啡嗑麵包,這是我假日的生活方式)
其實星巴克之於台灣的咖啡文化,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意義
他是將咖啡帶入台灣的最重要推手之一
雖然在真正自己煮咖啡的人眼中&口中,他只是癮來的時候姑且解解饞的東西罷了
但他成功的營造出咖啡館的那種悠閒,這是無庸置疑的!
很多只喝自己煮的咖啡成癮者會說:星巴克只是個賣FEEL的地方....
電影 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裡有一段話說的很好
JOE :The whole purpose of places like Starbucks is for people with no decision-making abilities whatsoever to make 6 decisions just to buy one cup of coffee. Short, tall; light, dark; caf, decaf; low-fat, non-fat; etc.
So people who don't know what the hell they're doing or who the hell they are, can for only $2.95 get not only a cup of coffee, but an absolutely defining sense of self.
譯:星巴克存在的最大目的在於給那些沒有決定能力的人們做六個簡單的決定就能買到一杯咖啡的機會。大杯小杯,淡的濃的,有無咖啡因,低脂全脂等。
於是乎,那些不知道自己是誰?在作啥的人們,只要花個兩塊九五就能買到一杯咖啡以及精確的自我認知。
當然,這是主角對於世人的一個嘲諷,但也多少反映出了事實
由於Starbucks的崛起與風行
大家開始一窩瘋的喝起咖啡,開起咖啡廳
不可否認,Starbucks真的是提供了一種悠閒的感覺,假日一個人躺在沙發上看看自己喜歡看的書,絕對
是件享受的事,或者和三五好友約在那裡離聊一整個下午也很棒
但很多人走進去買咖啡的原因並不是在於享受那片刻的悠閒
而是彷彿自己走進裡面,自己就多了分時尚與書卷味
曾幾何時,喝咖啡變成一種高尚的代名詞
當然
你不用真正懂咖啡,喜歡咖啡才能走進去咖啡廳,才能喝咖啡
但咖啡的文化與藝術決不是你手上拿著一杯星巴克就代表你懂咖啡,就代表你夠時尚!!
而遺憾的是,在台灣,似乎很多人都這樣以為
拿到一杯咖啡,也不聞聞他的香,拿起糖包猛加,或許每個人的口味不同,能接受的苦澀感也不同,但整杯咖啡裡只有甜味...你只是在吃甘蔗而已! 你不是在喝咖啡
我不是在告訴大家,喝咖啡一定要喝黑的
(雖然那是最健康的喝法,咖啡之所以會讓人變胖以及造成些心血管疾病的主因,在於糖與奶精)
但即便像Starbucks這種制式生產&沖泡的咖啡都有他一定的調配比例
為何不能去感覺一下,店家如此調配的用心?
喝咖啡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生活習慣,而不是種附庸風雅!
Please, enjoy the coffee and the leisured feeling of a Cafe', instead of shopping it!
PS:今天在點咖啡的時候聽到一段很好笑的對話:
"你妹ㄌ一ㄣ嚇?"(台語:你要喝什麼)
"挖妹,焦糖瑪琪抖~"
我聽了差點笑到發抖 ~~~~~
- Dec 31 Sun 2006 20:03
The Starbucks effect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